烏克蘭眾籌購買軍用太空船*
廖美
川普在競選總統階段,於 2023 年末,指示國會共和黨議員擱置拜登政府援助烏克蘭的計畫,整整半年,當時烏克蘭前線彈盡援絕,烏軍軍火對比俄羅斯是 1:10,很多烏克蘭優秀軍人在這段期間喪生,相關報導不勝枚舉。
澤連斯基在白宮記者會後,川普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軍援運送,這次要進行多久?半年、一年、兩年、四年?
美國軍援烏克蘭武器,主要來自關鍵選舉州的生產,其中撥下軍援折合金錢計數,有 70% 以上留在美國,川普能持續停止援助嗎?
如果花時間瀏覽烏克蘭當地媒體,幾乎沒有媒體批評澤連斯基在白宮的表現,不是因為批評戰爭相關事務會被逮捕和監禁(像在俄羅斯一樣),而是澤連斯基正確展現了代表烏克蘭人的作為。
以《烏克蘭真理報》而言,其報系不管執政黨派,都有嚴厲檢視執政當局的傳統,也沒有讀到他們倡議澤連斯基應委屈求全,公開感謝支持普丁的川普。
川普對烏克蘭的不友善不是短期現象,而是長期作為,烏克蘭人沒失智,他們都記得。
能繼續獲得拜登時代通過的軍援當然很好,但能與不能,只在一人的決定,又能如何?纏戰 11 年的戰事,可能因為軍援暫停的威脅,委屈上談判桌再度簽下恥辱協議嗎?
如果對川普可能再度執政,烏克蘭沒有事先準備,就太小看他們了。
我曾接受《人本教育札記》約稿,在 2023 年 1月那期,撰文談論烏克蘭民眾如何自主捐款,幫助烏克蘭軍隊。文章標題是:「向烏克蘭學習——群眾募資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13/5)。在文章裡,我提及烏克蘭幾個重要的群眾募資團體,有的甚至從 2014 年就開始,有的則在 2022 年俄羅斯入侵後成立,他們主要向烏克蘭人進行眾籌,也開放跨國捐款。
其中談及的「普里圖拉基金會」,從初始購買土耳其製的「旗手」無人機,進化到購買軍用太空船,決定只在須臾之間,因為他們發現,馬斯克在戰爭初期,曾關閉黑海區域的星鏈通訊。
昨天(3/4),《經濟真理報》報導,眾籌購買的軍用太空船發揮作用的細節 (連結在這裡)。在衛星運作期間,烏克蘭軍方拍攝五千多張照片,其中一千張是過去六個月內拍攝的。據軍事情報人員估計,超過 40% 的照片用於戰鬥破壞。
在美國暫停軍援 (包括情報資料交換)的背景下,烏克蘭擁有自己的衛星情報,甚至來自歐盟開發商的衛星情報(*即賣軍用衛星給烏克蘭的芬蘭 ICEYE公司),變得更重要。ICEYE 的設備特殊之處在於不拍攝表面,而使用合成孔徑雷達 (SAR)技術,從500公里高度向地球發射雷達波,從物體反射回來的雷達波,產生詳細的地表狀況;它們在夜間和陰天都可捕捉物體,而光學模型則無法做到。
因計劃成功,烏克蘭與德國共同將規模擴大一倍。具體而言,烏克蘭情報部門目前運營兩顆衛星,第一台核動力機組由烏克蘭人眾籌 6 億格里夫納購買,第二台由萊茵金屬公司和德國政府出資購買。
除此之外,烏克蘭也在努力穩定東部戰線,對俄羅斯的後勤腹地和燃料庫的精確打擊也取得一定成功。據資深軍事觀察人士預測,即使美國援助減少,戰役成果將緩慢下降,前線或有所後退,但不會發生悲劇。
當澤連斯基從美國回到歐洲時,談到烏克蘭距離和談還有一段漫長的路,他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知道烏克蘭的韌性。倒是他在社媒寫下 “遺憾” 在白宮發生的事,屬外交辭令,不必當真。
* 究竟稱「太空船」或「衛星」,兩種翻譯都可以。從外觀看,更應趨向前者。烏克蘭人一般也交互稱呼他們眾籌購買的設備為 космічного апарата (太空船) 或 супутник (衛星)。我入境隨俗,在本文裡,也採取交互的翻譯。
(文章轉載自:廖美 2025/3/5 臉書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