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柔內剛的母儀典範-鄭順娘女士側記

外柔內剛的母儀典範-鄭順娘女士側記

蔡秀菊

(原刊於 2011/05/02)

未熟識鄭順娘女士之前,只知道她成立「鄭順娘文教公益基金會」,積極推動台灣母語教育,曾經贊助經費由台中市教育局承辦國中小教師台語文書寫研習營之類。直到有一天,陳千武老師告訴我,鄭順娘邀請他在基金會教授現代詩創作已屆一年,應該開始嘗試改變教學形式。陳千武向鄭女士建議以「綠川新詩話會」方式,採取每月一次例會,分演講和作品合評討論兩種模式進行。陳千武並草擬「綠川新詩話會」要點:演講主題如(1)詩與人生價值(2)詩表現的愛或人性等內含意義性的技巧(3)自己對寫詩或欣賞詩的觀感(4)對國內外寫詩的簡介與評價(5)其他有關詩的問題。參加者可針對上述演講內容,提出問題討論。另外詩創作合評單元,參加者可提出自己創作,影印發給與會者互相評論,以期增進詩創作的體驗,提昇精神生活。

陳千武的建議獲得鄭女士肯定與支持,於是從 2001 年 8 月 18 日開始,利用鄭女士以前經營金國大飯店的現有場地,風雨無阻地持續進行到 2004 年 11 月 20 日第三十三回為止。因為「台灣現代詩人協會」出刊同仁誌《臺灣現代詩》,才將重心轉移至詩刊編輯,但《臺灣現代詩》仍延續「綠川新詩話會」重視詩賞析與作品切磋討論的精神,以提昇作者及讀者追求詩表現人性善美愛的宗旨。鄭女士將近三年來無條件提供場地、經費的熱忱,是振興中部長期低迷的詩活動最大的推手。

由於陳千武老師指定我擔任「綠川新詩話會」聯絡人工作,三年當中我才有許多機會跟鄭女士保持聯繫互動。另一件巧合更促進我們亦師亦友的情誼,原來她的么女婿竟是外子大學的同班同學,兩人在大學時代的交情還算不錯,不由得驚嘆,世界上的有緣人遲早都會碰在一起。

我負責「綠川新詩話會」的雜務頗多,從寄發通知、影印作品、現場時程控制、回應會員需求、記錄整理等等。一向做事大而化之的我,經常挂一漏萬,還好鄭女士親自吩咐在基金會幫忙的邵小姐負責所有茶水、場地佈置需求等。有時會員討論非常盡興,超過預定結束時間,鄭女士還不忘交代邵小姐去附近購買有名的台中糕點給大家補充能量。

鄭女士有時提供她的作品讓大家討論,她總是自謙地認為自己的作品不夠成熟。其實,詩作最寶貴的精神,就是寫出個人內心的感動。可惜,台灣從國民黨主政以來的教育,最不希望人民直接探觸現實,因為關心現狀就可能挑戰到他的統治權,以至於讓《創世紀》那種莫知所云抄襲超現實技法,卻又不懂超現實精神之流;或奉余光中為祖師爺的《藍星》新古典主義風雅,盡寫些不痛不養的擬古句法,兩股主流蠱惑壟斷台灣現代詩壇,迄今仍陰魂不散。鄭女士的作品平實而不矯情,她一生關心家族、大半輩子居住的台中市綠川邊、台灣前途,這種心情都寫入她的詩作中。她的人格如此澄澈,從作品中即可一覽無遺,不像有些大牌詩人,明明琵琶別抱,還大言不慚自創「天涯美學」或「詩國」等等,更有一干學者在旁搖旗助陣,還奉上集文、哲、史大家於一身之「名器」。每每想及台灣現代詩壇亂象,都會引起我對都市行道樹種的聯想。有些都市地方首長不識台灣原生種植物之可貴,聽任班底分層負責,他們最愛種植黑板樹,因為黑板樹生長快速,容易給市民有綠樹成蔭的錯覺。但長得快的樹種,相對材質就差,一遇颱風經常被攔腰截枝,地方政府當然也有理由再重新補植,這樣官商雙得其利。是以,予其崇拜如黑板樹那種「pang心」的大詩人,我寧愛如九芎、烏心石般結結實實在地生長的鄭女士之類的詩作。

鄭女士不僅贊助「綠川新詩話會」,她還提供師資經費、場地舉辦「漢詩班」、「油畫班」課程,她又自費每年出版《綠川文藝》。為了喚醒民衆對地方史的重視,她也自費舉辦「綠川個人史」徵文比賽。據我所知,每舉辦一次徵文比賽,她可能要賣掉一些股票當作活動經費。鄭女士以她個人力量,投注心力於最不受人重視的文化活動,看得出她是一位有遠見的文化人。

雖然每次例會我都來去匆匆,但因為彼此甚為投緣,我們還是常有機會聊到家庭、子女、理想之類的話題。鄭女士以新竹望族世家身分嫁入台中霧峰林獻堂家族為子媳,她告訴我嫁入林家後,都要跟著婆婆勤勞耕作。談到政府以「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削減台灣地主勢力時,林家土地大失血。婆婆出身農家,深諳利用溪埔增加耕地要領,雇工在溪埔以石籠圍堵颱風過後大水帶下來的土石,逐漸填積成農地。台灣俗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沒有農事經驗的鄭女士,嫁入林家後從阿奶變農婦,日正當中帶斗笠曬榖,還會串菸葉,很有做穡人的架式。

鄭女士真正經濟好轉時期,是她徵得家族同意搬出霧峰,經過十三年纏訟討回綠川邊被惡意佔用的現居地,再變賣其他房舍所得,重新建造大樓經營旅社,即金國大飯店。因為用心管理,所以能留住許多常客。鄭女士做生意必須裡外兼顧,結婚後她又連生四子三女,其忙碌可想而知。但她並不會忽略每一位孩子的成長,她曾告訴我說,雖然做生意很忙,有時想念孩子,就請司機專程載她去台北,只為了和在外求學的孩子共進一餐飯。她也相當欣慰,七個子女都很成器,雖然不是經營什麼大事業,但個個都努力工作並擁有美滿幸福的家庭,不必她老人家過度操心。

鄭女士令堂是虔誠的佛教徒,鄭女士承襲母親庭訓,婚後也常上佛堂聽師父講經,她的舉止行儀自然產生一股嫻雅端莊的風範。但她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人,她喜歡油畫,從未正式上過美術專校的她,為了習畫,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她卻扛著繪畫器材,每週從台中霧峰搭車到豐原跟著葉火城老師學畫,這種毅力,時下年輕人恐怕也望塵莫及。

小時候綠川給我的印象是沿岸垂柳在微風中款款搖擺,流水潺潺讓煩擾的都市增添一點寧靜幽雅氣氛。可想而知,生活在綠川邊大半輩子的鄭女士,對綠川的愛,更甚他人。令人費解的是,歷任台中市長為何沒有日治時期那種風雅氣質,綠川整排柳樹被砍光,補種的柳樹奄奄一息,一大堆沒有必要的設施,依舊無法掩飾綠川傳來的陣陣惡臭。綠川變成臭氣熏天的大排水溝,水泥護岸毫無情調可言,再加上機車任意停放,行人被迫擠在喧囂的車陣中行進,昔時綠川的淡雅哪裡去了?鄭女士經常嘆氣,街頭噪音不斷,常令她頭痛難眠。嘆氣歸嘆氣,她還感恩的說:「我實在要感謝我那些老客戶,他們從來沒有跟我抱怨過外頭有多吵。」

雖然她早已不做旅社生意,可是她仍毫無條件地免費提供很多文化人辦活動。鄭女士的風範,新女性主義者是否偶而也會停駐腳步,回頭想想還有另一種女性以母性柔中帶剛的精神,去關心她所鍾愛的一切。

鄭順娘
圖片來源/ 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
https://www.art.tcsac.gov.tw/artists/Details.aspx?m=99…
鄭順娘 – 鏡中自我
圖片來源/ 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https://www.art.tcsac.gov.tw/works/Details.aspx?Parser=99,6,33,,,,1424

(文章轉載自:tai299554926的部落格 2011/05/02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