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哈瑪斯的突擊 印證「以色列模式」不是烏克蘭的榜樣

以巴衝突》哈瑪斯的突擊 印證「以色列模式」不是烏克蘭的榜樣

廖美

澤連斯基高喊的以色列模式,將會是以面對永無休止、突入其來的戰事,以及長期備戰作為代價。(照片來源/以色列官方X帳號)

烏克蘭對今年7月在立陶宛維爾紐斯召開的北約峰會期待很深,希望議決可以提供烏克蘭一定的安全保證。後來,除了G7成員發表聲明,其他並沒有明確行動。其實拜登早在前往峰會前接受CNN訪問,就已定調:由於不想冒著與俄羅斯發生戰爭的風險,不會將北約共同防禦擴大到烏克蘭,但烏克蘭可獲得類似「我們為以色列提供的安全 」。

以色列模式代價太大

自此之後,澤倫斯基常把「以色列模式」掛在嘴上,作為烏克蘭尋求與戰爭共存的模範。仔細研究澤倫斯基所謂的「以色列模式」,主要從美國獲得武器、技術、訓練和財政援助,讓烏克蘭成為美國在東歐的長期夥伴,不受白宮和國會權力更迭的影響,同時也向俄羅斯傳達西方不會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

澤連斯基期待的以色列模式,沒看清以色列長期戰備的代價,也沒有進一步思索,作為猶太人在以色列生活可能比在地球上其他地方生活,要危險得多。哈瑪斯在10月7日清晨對以色列發動的突襲,正好讓企圖模仿以色列的國家,有個醒腦的機會。

面對非國家組織,談判毫無意義

從2021年以色列國家檔案的解密文件,可發現自1940年代以來,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態度沒有太大變化,無非讓巴勒斯坦人從視野中消失——不管早期驅逐他們,或在社會製造不平等希望他們移民到其他「更好生活」的地方。事實上,以色列人也的確漸漸遠離巴勒斯坦人,比如在加薩構築的高牆圍欄,明顯用於隔離。

不過,當物理的隔離面臨強力挑戰,可能不堪一擊。加薩屏障的建立,總共耗資三十五億謝克爾(將近十億美元),在地上、地下的感測器和攝影機,都是硬技術;某種程度成功阻止挖掘攻擊隧道。但隨著這次戰鬥爆發,我們看到它的傾塌,宛如一堵紙牆。

再者,儘管「鐵穹」(Iron Dome)安置的攔截彈在對抗加薩火箭有出色表現,然而,以色列面臨的是「非國家」組織威脅的演變,特別來自哈瑪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PIJ)、和黎巴嫩真主黨等武裝團體,而這些團體都在不同層面得到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 IRGC)的支持。

與「非國家」組織(而不是國家)無止盡的衝突,凸顯以色列國防軍越來越無法在戰場取得勝利。面對「非國家」組織,談判或締約,都沒有實質意義。

哈瑪斯是無法被馴服的

這次哈瑪斯的攻擊,在行動層面上,效仿真主黨攻擊以色列的步驟:滲透到邊境沿線居民區,謀殺士兵和平民,或將他們綁架回來。攻擊策略是一邊發射火箭彈提供掩護,哈瑪斯份子同時通過多個邊界屏障,包括以色列國防軍基地。2006年,兩名以色列士兵被真主黨綁架,以色列空軍將貝魯特的什葉派社區達希耶(Dahieh)變成一座廢墟。轟炸有一定成效,加薩目前正在承受類似打擊。

問題是,轟炸加薩要達到什麼目的?人們已經看透試圖透過空中轟炸給哈瑪斯教訓,最後的無作為。如果哈瑪斯的攻擊讓我們了解什麼,就是哈瑪斯是無法被馴服的。自2008年以來,以色列國防軍與哈瑪斯已歷經四次戰鬥,每次都針對哈瑪斯發動攻擊,然後開始行動,在戰場沒有明顯結果就結束行動。這次呢?

儘管戰事正持續中,哈嗎斯又贏得一場重大心理戰,它的記憶將永遠存在。

以色列軍事史家馬丁·范·克勒維爾德(Martin van Creveld)對以色列士兵的分析,饒富興味。

他提到,以色列士兵很勇敢,也有一定理念,想為自己的國家服務,想證明自己。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向比自己弱得多的人證明自己,讓他們處於雙輸境地:如果以強攻弱殺了對手,就是流氓;如果被人殺了,就是白痴。范·克勒維爾德說:「如果你是強者,並且你在與弱者作戰,那麼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犯罪。」

以色列所以強大,就因為它永遠在備戰,永遠不能放鬆。

以色列政權的質變

年輕人對正義的直觀很敏銳,近年每逢以巴戰鬥,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支持巴勒斯坦,多少說明以色列政權的質變。

以色列自建國到70、80年代,因以小國對抗中東大國,加上推行健保和勞工政策等符合進步社會的理念,很受當時世界各地年輕人的支持。

一個明顯的事例是,法國總統龐畢度在1970年訪美,尼克森高度重視。不巧的是,就在龐畢度訪美一個月前,法國原先指定給以色列的一百架幻象戰鬥機,轉售給利比亞的格達費。法國人還在傷口撒鹽,將以色列工程師開發並與法國分享的機密改進納入其中。由於利比亞缺乏駕駛先進飛機的飛行員,這些飛機後來「轉飛」埃及,讓正與埃及纏戰的以色列深受打擊。

龐畢度在訪美期間,無論他走到哪裡,以色列的支持者都以憤怒抗議迎接他。等他到了芝加哥,年輕抗議者圍堵龐畢度,讓他太太受到驚嚇,憤怒的龐畢度威脅要縮短訪問返回巴黎,同樣憤怒的尼克森對抗議者進行報復,做法是「停止向以色列出售武器」。

當時,從1967年7月開始的「以埃消耗戰爭」已經進行兩年多,埃及因獲得蘇聯武器的支援,逐漸佔上風。 儘管以色列在實質上正與蘇聯作戰,美國卻背棄了他們。這個戰役後來以「就地」停火告終,至於埃及和盟友蘇聯後來違反協議,重燃戰火是後話,暫且不提。

如果以色列沒有走過被背叛的慘痛經驗,或者不會矢志發展自有國防工業,假定以色列沒有永遠戰備的需要,也許不會在軍備、國防和戰力維持強大。

以色列正逐漸往右翼保守靠近

當外部挑戰不斷,就會疏忽內部的進展,甚至走向右翼保守防衛的倒退。這正是以色列目前社會的現狀。

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今年1月提出「司法改革」,實際在加強行政部門的權力,削弱司法部門的制衡。以色列人連續九個月來,每週末上街抗議,人群高峰有時達到數十萬人。許多後備役宣稱不再接受軍隊召集,因為現任政府的執政作法違背他們的理念。

哈瑪斯的突襲攻擊,也看到以色列正在經歷的內部裂痕。只是,釋出照片和影像呈顯哈瑪斯攻擊的殘暴,一下之間,就把海內外的以色列人都動員了起來。

當澤連斯基試圖拿「以色列模式」為依歸,他看到以色列強大的軍備與國防,他也看到以色列需要面對永無休止、突入其來的戰事嗎?他明白永遠備戰的國家可能失去什麼嗎?崇尚以色列軍武的人或國家,需要了解以色列的歷史和內在困境,才知道能不能採取「以色列模式」。

如果以色列不是烏克蘭的榜樣,它也不會是台灣的榜樣。

(文章轉載自:廖美,2023/10/11 於《信傳媒》刊登之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