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總動員,罷免不適任立法委員,守護台灣民主制度,將受世界喝采——由法國總統戴高樂發動國民自決救國運動說起

國民總動員,罷免不適任立法委員,守護台灣民主制度,將受世界喝采——由法國總統戴高樂發動國民自決救國運動說起
鄭欽仁

一、

有相當程度的民主政治的國家遇到政治危機的時候,靠國民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國民是國家的主人,危機時最後的手段是使用「公民自決權」,任何派閥(包括政黨、地方豪強、甚至黑道組織)與外國勢力都不得阻撓和干預。

Edward N. Luttwak 是美國的戰略家,對台、中、甚至東亞的情形特別熟習,每個月都要向美國國防部提出建議案,另外,在日本的月刊有專欄。(見後記)

Luttwak有一篇文章論韓國的民主政治,他說:有人認為韓國的民主政治已經成熟,但他不以為然。他從朴正熙總統及夫人分別被暗殺談起,到目前尹錫悅總統碰到政治危機時發布緊急戒嚴令。

尹錫悅發布戒嚴令的理由是韓國的政情背後有北韓操控的「威脅」,為遏阻而發布戒嚴令。

Luttwak以為民主國家認識到內外受的威脅時,應該透過廣播、電視及網路等媒體對國民呼籲,宣示政府不能不毅然處理。

若是遇到「軍事政變」,呼籲國民赴軍的司令部、基地、屯駐地、以「理路整然」的加以說服,而不必發布戒嚴令;並舉法國為例。

二、

以法國總統戴高樂為例。

1961年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統治政策改變。當時駐留該地的四名法國退役將領反對,圖謀政變,建立軍事政權。當時這些將領掌握航空部隊,預備空降巴黎及各城市。

此時戴高樂沒有發布戒嚴令,他身著軍裝,在電視上對全國正確的說明事態,呼籲國民到飛機場集結;勞工團體也發動全國性的示威等等,終於瓦解叛將的企圖。

Luttwak稱讚這是民主國家對非常事態的「政變」,用「民主的」方式對付。

這也告訴我們台灣人:中國有一日要以「斬首戰」空降,台灣也可以參考法國人的壯舉。目前更該防止內叛者與敵國=中國的勾結。

三、

目前台灣迫切的是:國民總動員罷免不適任立委,救亡圖存。

2024年全世界有四十多個國家大選,但自由民主國家竟然憂慮的是兩個國家:一是台灣的大選,另一個是今年(2025)美國的大選。

所幸賴清德與蕭美琴分別當選總統與副總統,終使自由民主國家得於放心,不致使東亞第一島鏈崩潰;蓋台灣居於第一島鏈的樞紐位置,有「不沉的航空母艦」之稱。

但問題出在立法委員選舉,民眾被「制衡」國民黨的宣傳沖昏了頭,不夠深思,忽略中國國民黨與民眾黨早已與敵國的中國勾結;結果是兩個在野黨連橫,造成跛腳的政府。

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有很大的缺失,多年前有改革的主張,但被忽略。李登輝總統在一、二十年前,於日本月刊就指出「小選舉區」的不當,應改為「中選舉區」。但政界與社會不以為然。

此次區域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獲得約610萬票,國民黨約540萬票,民進黨贏國民黨約70萬票,但「選舉區」與「不分區」的席次,統計起來民進黨51席,國民黨有52席;因選舉制的缺點,竟然使國民黨的席次贏過民進黨。又,國民黨再加上無黨籍有2席,計54席。至於民眾黨只靠比率代表(不分區)的票,得到8席。

選後,國民黨與民眾黨歡呼,雖然總統選舉方面受中國指示(馬英九的牽線是其中之一)要聯合提名失敗,但立法委員方面則聯合成多數,「共鬥」執政的民進黨;結果造成今日立法院的亂象,敗壞政治與社會風氣。(因篇幅關係,不擬列舉)

總歸一句話:國民黨與民眾黨是受中共教唆,利用民主政治的議會制度,發動不用武力的陰險政變。

四、

此次不由政黨,而由國民自動自發的罷免行動,就是上文Luttwak所說的:

國民動員,保衛本國的民主制度。

換言之,國體的保護,就是保護自家的生命、財產。此事成功,就是台灣的光榮;世界上對台灣科技與經濟等的貢獻的稱讚之外,將會稱讚台灣民主政治的韌性,抗拒中國以文的滲透,以武的侵略,對亞洲的安全提供多多少少的貢獻,台灣的民主政治優質化。

但目前的罷免過程,中國國民黨已經利用查水表、調查戶口、跟蹤…等過去卑劣的統治手段威脅個人與民團;這表示國民黨的外來政黨在其長期外來政權統治的手段,在台灣的地方政治機構到目前還存在。另外,把這國民運動扭曲成藍、綠政黨的鬥爭;一如過去的情形,分化台灣團結。

面對目前的情況,不但國民個人應該警惕,執政的民進黨應該動用國家賦予的權力加以處罰,不能老是姑息、畏首畏尾,坐在那裡旁觀。

最後我要提醒的是:如果台灣國民自暴自棄,在這一次的「國民運動」不能扮演積極的角色,中國國民黨與民眾黨將用其在立法院通過的法來統治,台灣將會從民生經濟開始衰退,以黨領政至的「黨國體制」再度復活,過去「白色恐怖」的政治也會再出現。另一方面由於勾結中國,「赤色恐怖」也隨之而來;則生民塗炭可期。而我們不難想像今日的香港、內蒙、新疆以及圖博的遭遇在台灣出現;實不必在此贅述。

五、

最後我們遵行李喬大師的箴言:

 「面對民主遭受威脅,台灣有難,我選擇站出來;

「當政治權力偏離正道,人民就應該站出來,以行動反抗不公。罷免是一種民主機制,不是個人恩怨,而是捍衛選民意志的必要手段。」

「這是我身為台灣公民的一份責任,更是義務。」

最後我們以行動來書寫歷史!

〔附記〕上提Edward N. Luttwak 的文章,即「尹錫悅大統領のクーデター」,刊載月刊Handa,2025年2月號。

鄭欽仁 2025年3月8日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成立記者會(周婉窈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