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幾個平埔血統論的流言 (一)

終結幾個平埔血統論的流言 (一)

葉高華

(原刊於 2010/08/17)

流言一:平埔族人口在荷蘭時代就已經達到二、三十萬,到了日本時代初期卻剩下不到五萬人。由此可見,大多數平埔族都變成漢人了。

二、三十萬這個數字不知道是如何生出來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VOC) 曾在臺灣留下六次全島性的原住民戶口表 [1],分別顯示:
1647 年:62,849 人
1648 年:63,861 人
1650 年:68,657 人
1654 年:43,519 人
1655 年:39,223 人
1656 年:31,191 人

有人說,VOC 的統治只及於臺灣南部,不可能調查全島性的戶口。事實上,VOC 在臺灣設立的四個地方集會區 (Landdagh),幾乎已涵蓋全島平地。其中,北部集會區管轄今日臺南以北、大甲溪以南的部落;南部集會區管轄今日臺南以南的部落;淡水集會區管轄大甲溪以北的部落;東部集會區管轄臺灣東部的部落。VOC 在四個地方集會區皆定期調查戶口 [2]。雖然東部集會區的戶口資料不確實,但日後所謂平埔族的原居地並不在東部,故不受影響。

1654 年以後,VOC 對於臺灣北部、中央山脈南段的部落逐漸失去控制能力,導致統計的人口減少。1650 年是 VOC 在臺灣的顛峰期,不但控制絕大部分日後所謂平埔族部落,還控制排灣族、鄒族、卑南族、阿美族的許多部落。換言之,68,657 人並非全是日後所謂平埔族人口。我將排灣族、鄒族、卑南族、阿美族的部落扣除之後,得到 46,107 的數字 [3],這才是日後所謂平埔族的人口。

一個潛在問題是,VOC 在臺灣西部平地的戶口調查會不會有漏網之魚?我們必須承認這種可能性存在。不過,若要修正 VOC 戶口表的數字,必須針對戶口表當中漏掉哪些部落提出嚴謹的考證,而不是信口開河把數字灌到二、三十萬。

255 年之後,日本人在臺灣舉辦東亞最早的人口普查。根據這次人口普查,1905 年「熟蕃」(平埔族) 共有 46,432 人 [4]。從 46,107 到 46,432,平埔族人口確實停滯不前,但沒有大規模流失的情形。

那麼,1650 年與 1905 年之間的情況如何?雖然清國對於原住民戶口缺乏可靠的統計,但對於社的數量可是毫不含糊。第一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於1724年任滿後,將他在臺灣的種種見聞整理成《臺海使槎錄》,其中〈番俗六考〉詳細記載92個熟番社名。若加上「蛤仔難三十六社」,合計128社。[5] 

1847年,丁紹儀來臺灣擔任官員幕僚,後來將其所見所聞記載成《東瀛識略》。根據他的記載:

「綜計全臺熟番一百二十八社,歸化番二百三十七社,未化野番可知者八十九社。……今每社男婦少者二、三十名,多則百餘名、二三百名,最多至四百餘名。」[6]

其中,熟番就是日後的平埔族。顯然,18-19世紀的熟番社一直不超過 200 個。以這麼多的社要支撐起數十萬人口,平均每社必須達到數千人。然而,無論是 17 世紀的 VOC 戶口表還是清代的《東瀛識略》,都記載社的平均規模為兩三百人。

整體而言,1650-1905 年期間平埔族人口幾乎沒有改變。更進一步來看,有些地方的平埔族人口流失較為嚴重,有些地方則不減反增。因此,下面我將分區比較 1650 年與 1905 年的人口。

(一) 西拉雅地域

在 1650 年的戶口表當中,西拉雅本族的 Sinckan (新港)、Backaloangh (目加溜灣)、Tavakangh (大目降)、Soulangh (蕭壠)、Mattauw (麻豆) 計 5,954 人;大武壠 (四社熟番) 計 1,092 人;馬卡道 (鳳山八社) 計 11,986 人;以上總計 19,032 人。

泛西拉雅人的傳統領域位於 1905 年的臺南廳、鹽水港廳、阿緱廳範圍內。由於漢人侵佔其傳統領域,部分泛西拉雅人向蕃薯寮廳、恆春廳,以及臺東廳璞石閣支廳的範圍遷徙 [7]。根據 1905 年的人口普查,上述六廳、一支廳的「熟蕃」總計 31,600 人。

從 19,032 人到 31,600 人,泛西拉雅的人口明顯增加,年增率達到千分之二。這也顯示,泛西拉雅人向內山、後山的遷徙,確實幫助他們維繫部族的生命力。

(二) 嘉南地域

在 1650 年的戶口表當中,魯羅阿社群計 2,428 人。他們的傳統領域位於 1905 年的嘉義廳、斗六廳範圍內。根據 1905 年的人口普查,上述二廳的「熟蕃」只有 163 人。相較於泛西拉雅人,魯羅阿社群不愧是「流離失所」。

(三) 中部地域

在 1650 年的戶口表當中,阿里坤社群計 830 人;巴布薩計 3,737 人;巴宰計 1,313 人;巴布拉計 872 人;以上總計 6,752 人。

根據 1905 年的人口普查,臺中廳、彰化廳、南投廳的的「熟蕃」總計 5,376 人。由此可見,中部地區的平埔族人口有輕微的流失情形 [8]。

(四) 道卡斯地域

在 1650 年的戶口表當中,道卡斯計 2,935 人。他們的傳統領域位於 1905 年的新竹廳、苗栗廳範圍內。根據 1905 年的人口普查,上述二廳的「熟蕃」總計 2,910 人。此外,部分道卡斯人曾遷徙至南投廳的埔里盆地。如此看來,道卡斯的人口大致維持平盤局面。(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道卡斯人後來可能形成賽夏族 [9]。)

(五) 凱達格蘭地域

在 1650 年的戶口表當中,凱達格蘭計 5,290 人。他們的傳統領域位於 1905 年的臺北廳、基隆廳、桃園廳範圍內。根據 1905 年的人口普查,上述三廳加上深坑廳的「熟蕃」只有 1,561 人。顯而易見地,凱達格蘭族的人口流失非常嚴重。

(六) 噶瑪蘭地域

在 1650 年的戶口表當中,噶瑪蘭計 9,670 人。而 1905 年的人口普查則顯示,宜蘭廳的「熟蕃」剩下 2,726 人。不過,噶瑪蘭人曾集體向花東地區遷徙。若再加上臺東廳花蓮港支廳、成廣澳支廳的「熟蕃」人口,則有 4,779 人。即便如此,噶瑪蘭族的人口流失仍然很明顯 [10]。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幾個簡單的結論。

(1) 泛西拉雅的人口不但沒有流失,還以千分之二的年增率持續增加。

(2) 除了泛西拉雅以外,其餘平埔族群或多或少都有人口流失的情形。其中,又以魯羅阿社群、凱達格蘭、噶瑪蘭的人口流失最為嚴重。

(3) 即便如此,平埔族的人口流失規模是數以千計,而不是像流言說的數以十萬計。

(2010年6月17日初稿,2010年8月18日第一次修訂,2012年4月30日第二次修訂,2016年2月1日第三次修訂,2024年9月1日修訂各族群人數。)

註釋:

[1]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收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臺北:稻鄉,2001。頁1-38。

[2] 中村孝志,〈村落戶口調查所見的荷蘭之台灣原住民族統治〉,收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臺北:稻鄉,2001。頁39-55。
[3] John Shepherd 計算的數字為 47,963 人,張耀錡計算的數字為 48,084人。差異為:兩人皆將龜崙人1,682人歸入凱達格蘭族,但最新研究顯示龜崙人可能是泰雅族的一支。其次,兩人皆將 Lasaer 計入,但這個部落的位置無法確認,所以我沒有計入。此外,張耀錡又將 Voungo Voungor 計入,但 Shepherd 與我皆未計入。參見:John Shepherd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張耀錡,《臺灣平埔族社名研究》,臺北:南天書局,2003。簡宏毅,〈從 Lamcam 到南崁:荷治到清初南崁地區村社歷史連續性之重建〉,《臺灣史研究》,19(1): 1-28。

[4] 詹素娟,〈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 121-166。[5]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

[6]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頁70。

[7] 關於平埔族向後山遷徙的過程,可參考:潘繼道,《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臺北:稻鄉,2001。

[8] 關於中部平埔族人口流失情形,可參考: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2009。特別是第四章第三節。

[9]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 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1996。頁262-263

[10] 關於噶瑪蘭族人口流失的情形,可參考: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 (北)》,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文章轉載自:地圖會說話 2010/08/17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