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由來

教師節的由來

陳弱水

教師節的法定名稱是「孔子誕辰紀念日」,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

先說答案:是雍正皇帝訂的。

雍正五年(1727)二月七日,皇帝下令,以8月27日為「至聖先師孔子誕辰」,以後每年這一天,「內外文武各官以及軍民人等,俱應致齋一日」,這道諭旨並納入法律。如何「致齋」呢?則是「不理刑名,禁止屠宰」。「不理刑名」指官員不用上班;以禁屠來表達紀念,是佛教的影響,唐代每年的禁屠日(包括禁止捕魚)就非常多。

雍正怎麼知道孔子生在8月27日?這是金元之際的孔子裔孫孔元措(1182-1251)說的。孔元措距離孔子已有1700年,他的根據何在,就無從得知了。

進入20世紀,國民黨中常會於1934/7/6把8月27日明訂為孔子誕辰,後來又以此為教師節,這是承襲清朝,只是直接以夏曆為新曆。想把兩千五百年前的一個日子「換算」成公曆(即新曆),是相當麻煩的,尤其孔子的生年也不確定,直接採用舊曆的日子不失為簡便之途。

但把孔子誕辰放在8月27日出現了一個問題,這時正值暑假,學校沒人,在此時紀念,對至聖先師和當前的老師都不夠敬意。1950年,台灣出現了改訂孔子誕辰的想法,最後由台灣省立師範學院(現台師大)國文系程發軔教授「算出」孔子生時的8月27日相當於公曆9月28日。

如果不必依照嚴格的證據法則,學者是很多能的。元代有一位程復心(1257-1340)還算出過孔子的生辰八字,據說他生於申時。

總而言之,台灣有個9月28日的孔子誕辰紀念日暨教師節,追源溯始,是出於雍正的諭旨。這個節日讓舉國之眾以為我們真的知道孔子是哪天出生的,論其合理性,恐怕還不如天公生日、觀世音菩薩誕辰,因為我們至少知道天公和觀世音不是世間的人。至於在21世紀的台灣,合理性重不重要,就要大家自己想想了。

附識:關於孔子誕辰,還有一個問題。中國大概要到魏晉南北朝才有生日的概念,這應當是外來的影響,特別是佛誕日。直到唐代,一般祝壽都不是在生日,而是節令,如冬至、元旦、元宵、重陽,表示長了一歲。宋代生日觀念才比較明顯,但節令進壽還是很普遍。孔子的生日對他自己恐怕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