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國際醫療,掏空健保量能/服貿自經變相來,看病排隊等更久】(記者會新聞稿)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
中國國民黨陳玉珍等人提案修正《離島建設條例》增訂第十三條之一及第十三條之二,要設立「離島國際醫療特區」,其對中國開放條件,幾乎照抄當年《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與《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的規定,只是以縮小版在金門、馬祖及澎湖等離島設置實施。
此案提案人為陳玉珍、陳雪生,此案連署人有:萬美玲、魯明哲、羅廷瑋、丁學忠、林思銘、徐巧芯、李彥秀、張智倫、林德福、廖先翔、徐欣瑩、邱鎮軍、盧縣一、高金素梅、許宇甄、林倩綺、吳宗憲。台灣經濟民主連合今日上午舉行記者會譴責提案及連署委員,並邀請人權工作者李明哲、法案連署立委之相應罷團,共同舉行記者會,向全體國人說明此一提案對於台灣健保制度的重大衝擊與風險。
記者會開場,經民連並與各罷團合演行動劇「台灣健保悲歌之離島國際醫療特區」(請見新聞稿第八頁),眾人並高呼:內外兒婦,四大皆空!國際醫療,一枝獨秀!看病排隊,天長地久!金健康!金好賺!金缺德!大罷免!救台灣!大罷免!救健保!罷免連署立委等口號。
▍賴中強:陳玉珍違反利益迴避規定,提案開放中國人入境看病,大賺人民幣,圖利家族企業,掏空健保量能
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指出,如果真要改善離島的醫療環境,應該先把財政收支劃分法被傅崐萁集團砍掉的3753億中央財源,全部或部分回歸中央,讓政府編列預算擴建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讓連江縣立醫院升格並擴建;而不是設置「離島國際醫療特區」,用「非健保體系商業醫療」,來掏空原本已人力吃緊的健保醫療量能。
「離島國際醫療特區」設置,涉及三個中國因素,(1)中國病人入境看病,(2)中資與中國醫療集團介入醫院經營,(3)中國醫生及護士入境執業,每一個都是嚴重問題。
中國病人。與此次《離島建設條例》修正,相同內容的草案,陳玉珍在上一屆國會2020年就已提出,隔年五月委員會審查之前,陳玉珍向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遊說:「未來如能善用金門的特殊地理位置,吸引大陸來的醫療客戶,以觀光休閒、健康醫療、健檢、醫美等服務,帶動高端消費者,一定能促進金門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顯見,此提案的原始出發點,就是要引進境外資金,在金門、馬祖及澎湖等離島設置「非健保體系」的國際醫療特區,主要服務對象就是方便中國病人入境看病,從事高價醫療、健檢、醫美等服務。大量中國觀光客入境我國,在「非健保體系」的國際醫療特區,接受高價的醫療服務;商業化的特區醫院經營者,並以高薪爭取台灣醫生、護士到特區服務,勢必嚴重衝擊原本已人力吃緊的健保醫療量能。
去年經濟委員會審查時,經民連就曾公開檢舉陳玉珍違反利益迴避相關規定:2020年11月1日三立新聞就有「家族擁健檢中心 陳玉珍提設醫療特區」的報導、2016年7月19日金門日報更曾報導,金健康健檢中心執行長陳玉珍議員邀請名醫來中心駐診。經民連去年已公開檢舉並要求,立法院紀律委員會應調查陳玉珍的此一大賺人民幣,圖利家族企業,掏空健保量能提案,是否違反《立法委員行為法》第五章利益迴避之規定,調查結果出來前,應先停止經濟委員會之法案審查程序。然而,立法院韓國瑜院長及紀律委員會至今仍充耳不聞。
中資與中國醫療集團介入醫院經營。陳玉珍草案排除醫療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五十條第一項及第二項關於「法人不得為醫療社團法人之社員」「董事三分之二以上應具醫事人員資格」「外國人不得擔任董事長」,這就是擺明要開放境外資金介入特區醫院經營,從醫療法本國醫生主導醫院董事會,滑坡為境外財團資本主導醫院董事會。至於,這個境外財團資本包不包括中資?其實,條文怎麼寫不重要,中資早已在全球移動、變形為各種外資了。具濃厚中國背景的中國醫療集團有限公司,早已嗅到商機將「廈門及海南康復旅遊平台」列為集團旗下四大發展事業之一,這家公司在開曼群島登記設立,目前股票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08225.HK),如果《離島建設條例》修正完成立法,布局很久的中國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很可能是第一波申請進駐醫療特區的「外資」。
中國醫生及護士入境執業。陳玉珍說他的草案,是開放「外國醫事人員」免台灣執照,可在特區執業,這個「外國醫事人員」的外國,不包括「中國大陸」。陳玉珍根本自相矛盾,如果「中國大陸」不算外國,不算國際,那為什麼吸引大陸觀光客到「國際醫療特區」看病,卻是規劃中的主要市場定位?陳玉珍自我矛盾,不思反省,還對提出質疑的罷團興訟,真是令人傻眼。
賴中強特別強調中國一直想方設法,要用高薪吸收台灣醫療人才為中國服務。但是,中國不自由、人身安全疑慮、醫院感染風險較高,讓很多台灣醫生望之卻步。現在,要是離島國際醫療特區設立,不用前往中國,就可投入中國醫療市場,將反過來對台灣健保醫療人才、醫療量能,帶來重大衝擊。這就好像,以前台灣工程師也不太想去中國,但是,竹科外面的台元科技園區,地下中資IC設計公司滿坑滿谷,工程師可以「人在竹北,賺中國錢」,離島國際醫療特區則是「人在金門,賺人民幣」
▍涂景亮:服貿自經變相來,離島國際醫療加深「醫療商品化」現象!
經民連智庫研究員涂景亮指出,中國一直以來都期望台灣人前往中國開設醫院,以填補其醫療專業人士不足之問題。自2013年之服貿協議起,中國即擬開放台灣人前往中國的省會城市、直轄市設置獨資醫院;服貿破局後,中國仍開放台灣人前往中國設立醫院,甚至放寬地域範圍,擴大到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皆可設立。然而,由於中國的法治環境、醫療體系不佳,未能如期吸引台灣醫事人員前往。故此次陳玉珍等人之提案,究其實是為了離島居民好?還是為了迎合中國看病的需求?不無疑義。
2013年6月所簽訂的《服務貿易協定》,即包含「允許大陸服務提供者在臺灣以合資形式捐助設立非營利的醫療財團法人醫院,提供醫院服務」之條款;2013年12月行政院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中,關於國際醫療機構亦有如下特別規定:「設立國際醫療機構之醫療社團法人,不受下列之限制:一、醫療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規定。二、醫療法第五十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前項醫療社團法人社員之出資額、董事之名額、醫事人員及外國人充任董事之比例,由中央衛生福利主管機關定之。」「國際醫療機構得聘僱外國醫事人員於機構內執行業務,其聘僱外國醫事人員之人數或比率,由中央衛生福利主管機關公告之。前項外國醫事人員,須經中央衛生福利主管機關核准,不受須領有我國醫事專門職業證書之限制。其資格、條件、廢止及其他管理事項之辦法,由中央衛生福利主管機關定之。」亦與此次陳玉珍等人之提案內容如出一轍,陳玉珍等中國國民黨立委根本就是想藉由離島,讓已死去的服貿、自經區穢土轉生!
此外,開放國際醫療特區,將惡化現行台灣的醫療環境,並加深「醫療商品化」的現象,這在過去中國國民黨推行國際醫療特區時,就已經有公衛學者出來反對過。涂景亮說明,由於國際醫療特區主要的客群為醫療旅遊之外國人,其定價與利潤較高,可預期在市場競爭下,醫療人力將流向國際醫療特區,特別是其主要經營之商業醫療部門,對我國核心醫療健保體系造成排擠效應。同時,國際醫療亦會造成醫療服務的階層化,影響國民的就醫平等權,其多賺的錢不僅無法回饋健保,更可能因為階層化,使資源流向國際醫療體系,加速健保體系的崩解。如此,勢必掏空我國健保醫療量能,讓台灣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四大皆空」的醫療人力短缺更加嚴重,讓醫療量能更往「非健保體系」傾斜。
涂景亮更質疑,根據本草案之內容,在未來法人可成為醫療社團法人之社員下,中資以繞道第三地之方式,實質成為國際醫療機構之經營者,已難避免。而國際醫療特區在中國病人為主要客源下,也將成為中國投資者「一條龍」產業鍊的一環。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下的居民醫療處境,誠值國人警惕。
▍李明哲:中國政府把觀光客武器化
2019年陳玉珍參與金門縣立法委員補選時,曾經開記者會發表「醫療政見」時就提出:申請金門地區成為國際醫療專區。
而在2024年03月15日,國際醫療友好協會在立法院成立時,陳玉珍委員提出:希望將金門當作一個實驗去當實驗品,並提出希望把金門定位做為類似國際醫療特區,引進先進醫療技術,藉由地理位置吸引中國觀光客。
由陳玉珍委員過去的發言可證明,陳玉珍委員提出《離島建設條例》第13之1和之2條的修正案,希望設立「離島國際醫療特區」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中國觀光客來金門進行醫療行為。而這個目標,在陳玉珍委員參選立法委員最初就是她的初衷。
問題是:中國觀光客是否來旅遊,是完全由中國人自由意志決定的嗎?
首先中國人來金門旅遊需要申請「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並要有有效的旅遊簽注。完全不像台灣,台灣人出國旅遊,完全不需要台灣政府同意。
而中國政府屢次將旅遊政治化,將旅客工具化,用觀光客威脅他國政府配合中國政府需要。
例如:近年來,中國積極削弱台灣在太平洋地區的參與,並奪取台灣邦交國。中國聲稱帛琉治安案件增加,發布對帛琉旅遊警示,惠恕仁批評此舉是「觀光產業武器化」,意圖打擊帛琉觀光業,逼迫其在外交上轉向北京。
韓國也曾在2017年因為部署薩德飛彈,導致中共大幅限縮遊客訪韓,甚至一度取消南韓准許組團旅遊國家之地位,以示懲戒。
在2019年,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由於紐西蘭政府拒絕華為參與該國下一代無線網路建設,中國官方考慮是否讓中國遊客去紐西蘭旅遊。
觀光旅遊被中國政府拿來當作懲戒他國的「武器」,偶而也會當作鼓勵順服國家的「大禮」。例如早在2001年,為促使土耳其當局允許中國航空母艦通過其國境水道,中共同意土耳其准許組團旅遊國家之地位,為土耳其送上大量中國團客旅行之商機。
面對中國政府把觀光「武器化」,請問陳玉珍委員要如何吸引中國觀光客來金門進行「國際醫療」呢?
是提案修改《離島建設條例》,將讓中國勞工、物品、商品長驅直入,台灣將淪為中國洗產地專區?還是去中國和中國高官一起出席各種拜年活動,滿口兩岸一家親,還是像過去在電視節目上稱呼北京為「中央」?
經濟是中國國家政權的武器,更是中國對台灣的主要的政治工具。台灣必須儘量降低對中國各種經濟利益的「糖衣毒藥」,當然也包括觀光旅遊領域。若持續依賴中國經濟的「輸血」,只怕台灣的政經自主程度以及生活價值也會隨之淪喪。
而且中國針對重大疫情的資訊是非常不透明的,連中國人自己對中國的疫情都無法知道真相。如果讓金馬和中國的病患密切往來,非常可能造成台灣整體防疫的破口。
因此我個人堅決反對陳玉珍委員為了吸引中國觀光客,而提出《離島建設條例》第13之1和之2條的修正案。
內外兒婦,四大皆空!
國際醫療,一枝獨秀!
看病排隊,天長地久!
金健康!金好賺!金缺德!
大罷免!救台灣!大罷免!救健保!
(轉載自:台灣經濟民主連合 2025/6/20 臉書貼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