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失蹤78年的林茂生
王子碩
在臉書看到林茂生孫子貼出家屬申請失蹤人口死亡宣告的民事裁定,由臺北地方法院於今年6月20日發給通知,兩個月內如果沒有林茂生尚生存的陳報將宣告死亡。距離林茂生1947年被持槍特務帶走失蹤至今,已經78年了。
看到這則消息百感交集,一方面是由推廣臺灣記憶的過程發現,知道林茂生是誰的人遠比想像中來得少,國民黨不只讓人消失,顯然也成功的讓這些原本該有的記憶消失了。另一方面則是回顧當年的情境,其實頗值得現代臺灣人借鏡。

臺灣代表性的學者林茂生,1887年出身臺南,他不但是臺灣第一位東京帝大文學士、第一位留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也是臺灣第二位哲學博士。他精通英文與德文,回臺後曾在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今成功大學前身)任教,並擔任圖書館館長。
二戰結束後,蔣介石派員代表盟軍來臺進行軍事代管,臺灣邁入另一個劇烈的命運轉折,臺灣人對未來充滿期待,卻不知是災難的開始。 不到半年臺灣就邁向經濟崩盤、工業停擺、民不聊生、治安敗壞、疾病橫行的窘境,臺灣人忍無可忍之下爆發對外來統治者的全面衝突,之後遭蔣介石派兵來臺屠殺,史稱「228事件」。
林茂生身為臺灣人菁英中的菁英,戰後擔任臺灣大學先修班主任、哲學系教授、代理文學院院長,並創辦「民報」。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行政長官陳儀一方面急電蔣介石派兵來臺鎮壓,一方面鎖定臺灣各界精英進行針對性的剷除。指標人物林茂生自然遭到鎖定,3月11日被多位持槍人士帶走,林自認自己沒做錯什麼事不會怎樣,沒想到就此人間蒸發,至今下落不明。
經歷日本時代法治社會的林茂生,大概很難想像人被帶走可以不經過任何審理就直接被消失。當時的社會賢達菁英,很多人也認為好好坐下來談可以解決問題,結果卻是一個接一個遭屠殺或人間蒸發。
—-
不管以前或現在,臺灣局勢緊繃,身為臺灣人就是得更加提高警覺,時時保持戒心。
臺灣現在的真實處境,是「民主包裝下的戰爭狀態」,這和正常民主的最大差別在於,正常民主競合是希望讓國家社會更好,戰爭卻是無所不用其極要造成最大破壞。 想通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現在的國會亂象背後是怎麼回事。
#臺灣人要自救
#大罷免大成功
(文章轉載自:王子碩 2025/6/25 臉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