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幾個平埔血統論的流言 (三)

終結幾個平埔血統論的流言 (三)

葉高華

(原刊於 2010/10/15)

流言三:由於漢人與平埔族大量通婚,大部分臺灣人都擁有平埔族血統。

漢人男性與平埔女性通婚的案例確實存在。張達京入贅岸裡大社而繼承大片土地,便是一個經典的例子。不過,跨族群通婚究竟有多普遍呢?有沒有達到「大量通婚」的規模呢?

伊能嘉矩指出北投社與毛少翁社的平埔族「與漢人通婚的例子不多」[1]。詹素娟引述 Melissa Brown (鮑梅立) 的研究指出:「從清末到日治初期,頭社、吉貝耍、番仔田的平埔族雖然已經與漢人有各種往來–說福佬話,進行水田稻作,祭祖拜公媽,但他們一直維持著『熟番」(或「gun hoan-a」) 認同,在通婚關係上始終沒有跨越漢、番的界線。」 [2]

何以漢番界線難以跨越?鮑梅立的解釋是:「平埔族婦女之未能積極與異族通婚,關鍵因素為『阮番仔無綁腳』(Gun hoan-a bo pak kha)。異族通婚必須仰賴婦女,但在『纏足』這項形諸身體的可見差異,使平埔婦女無論如何過著漢人生活、衣飾容貌如何與漢人沒有明顯不同,仍可以被輕易辨識出來,影響其與外人的通婚。」 [3]

假如鮑梅立的解釋是正確的,那麼在 1915 年纏足被禁止以後,漢人 (主要是福佬人) 與平埔族人通婚的比例應該明顯增加。根據各年度《臺灣人口動態統計》,我們得以掌握跨族群通婚的情形。最上面的統計圖顯示福佬男性與其他族群女性結婚的比例。顯而易見,97% 以上的福佬男性選擇族群內婚。至於福佬男性與平埔女性結婚的比例,在 20 世紀上半葉時未滿 0.5%。亦即,每 200 個福佬男性當中不到 1 人與平埔女性結婚。即使是在 1915 年纏足被禁止以後,福佬人與平埔族人的跨族群通婚也沒有明顯增加。

上圖顯示客家男性與其他族群女性結婚的比例。其中,大約 90% 的客家男性選擇族群內婚;只有不到 1% 的客家男性與平埔女性結婚。

上圖顯示平埔男性與其他族群女性結婚的比例。相較於福佬人或客家人,平埔族人選擇族群外婚的比例較高,從 1906 年的 20% 左右逐漸上升到 1938 年的三分之一。這個趨勢也反映:在 19 世紀或更早之前,平埔族與漢人通婚的比例可能低於 20%。

按照臺灣社會主流的父系繼承制度,一個漢人男性與平埔女性生下來的子女歸類為漢人;一個平埔男性與漢人女性生下來的子女歸類為平埔族。前揭三張統計圖顯示,漢人男性與平埔女性結婚的比例很低,而平埔男性與漢人女性結婚的比例較高。這意味經由跨族群通婚的途徑,漢人受平埔族血統的影響較小,而平埔族受漢人血統的影響較大。

二次戰後的臺灣,不再擁有日本時代那樣的跨族群通婚統計。因此,要研究戰後的跨族群通婚,只能透過抽樣調查或田野工作蒐集第一手資料。人類學者李國銘分析屏東平原平埔族的戶籍資料,發現在 1960 年代以前,平埔族人幾乎不跟漢人通婚。這些人說的是福佬話,但寧願到遙遠的平埔族部落尋找婚配對象,也不跟鄰近的福佬人通婚 [4]。由此可見,平埔族與漢人之間的界線可延續至 1960 年代。

註釋:

  • [1]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 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1996。頁70。
  • [2] 詹素娟,〈熟番身分論–以日治時期的身分登錄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2008。
  • [3] 同上。
  • [4] 李國銘,〈關於屏東平原少數民族二三事〉,《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2: 57-64。

(2010 年 6 月 19 日初稿)

(文章轉載自:地圖會說話 2010/10/15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