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前嶋信次先生的思念,來到巴克禮墓前
王子碩
昨天(6/3)上午,有個特別的行程 – 帶著一位日本朋友去尋找巴克禮牧師的墓。
大概半年前,岡小姐跟我說想去探尋巴克禮牧師的墓,我心想這忙我幫得上,就答應陪同前去。後來可惜因時間安排沒有成行。
不知不覺半年過去,前幾天又接到岡小姐的詢問,這次約了6/2一同前去,結果遇上大雨只好延後一天。到了約定的早上也是大雨不停,心想該不會又要取消了吧!沒想到雨就忽然停了,就這樣我們來到了位於南山公墓的基督教墓園。
站在巴克禮牧師的墓前,岡小姐看起來情緒有些激動,她詢問我在臺灣祭拜逝去的人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規矩,我說這裡是基督教墓園沒有那麼多顧忌,就用自己的方式吧!後來一一介紹了旁邊其他的墓,岡小姐再次對著巴克禮的墓致意後離開墓園,我們在往停車處的路上,雨又開始下了。

其實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岡小姐會對巴克禮的墓如此執著,直到回到市區後,岡小姐跟我分享了一些寶貴的資料,我才恍然大悟。
岡小姐是日本時代臺南第一中學校教師前嶋信次先生的外孫女。這位前嶋先生是日本伊斯蘭史、東方史等領域的歷史學者,1928年他的老師藤田豐八前來臺北帝國大學任教,前嶋於是跟著來臺擔任助手,之後輾轉於1932年離開臺北帝大前往臺南第一中學校任教。他在臺南期間熱衷於在地文史,曾經和學生一同踏查,參與了鄭其仁墓石馬傳說實物的發現(現在赤嵌樓石馬即其中一隻),和臺南文史界大前輩石暘睢等人熟識。
岡小姐和我分享外婆回憶前嶋信次先生的文章,提到前嶋先生年輕時曾經在沒有任何介紹信的情況下,貿然拜訪了巴克禮牧師,受到熱情且親切地接待,不僅耐心地講解各種學問,臨別時還特別取出幾本書借給他,從那天起,他每天晚上都捧著那幾本書讀到深夜。之後前嶋先生時常登門拜訪牧師,牧師完全對他敞開心扉,最後甚至讓他抄寫了自己過去珍貴已泛黃的日記本,讓前嶋先生深深感動。

1935年日本舉辦盛大的臺灣博覽會,展區遍及全臺,臺南展區的主題為臺灣歷史,特別委託畫家小早川篤四郎繪製一系列歷史想像畫。小早川畫伯來到臺南發現歷史想像畫難度極高,毫無頭緒的他跑去跟在臺南第一中學校教授歷史的前嶋信次先生求助。前嶋先生聽了小早川的構思,發現他對歷史理解有限內容有些空虛(啊這不就是現代「文創」常見的通病嗎),之後就大力協助畫家,小早川畫伯也完全聽從前嶋先生的專業意見,在他密切指導下兩人試圖重現一草一木。而其中一張描繪1895日軍計畫攻打臺南城前夕,巴克禮牧師受臺南市民懇求前往與日軍第二師團長乃木希典交涉的畫作(如下圖),就是前嶋先生想到巴克禮牧師而特別提出的建議。

在相關畫作陸續完成後,前嶋先生特別牽線希望能讓巴克禮本人指導畫作的內容,可惜那一年牧師過於勞累中風臥病在床,到了博覽會前已經相當虛弱,於臺灣博覽會開幕前5天(10月5日)過世。

追了這段故事和畫作這麼多年的我,看到這段簡直眼界大開!!心中冒出好多「原來」 – 原來日日新報報導小早川為了產出這批歷史畫找來的專家顧問就是前嶋信次先生啊!!! 原來這幅畫差一點就能讓巴克禮本人過目了!!
原來前嶋信次先生和巴克禮牧師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也原來是因為這樣,前嶋先生的外孫女岡小姐會如此執著要到巴克禮牧師的墓致意。
這段半年前計畫的行程,因各種變故一延再延,好不容易在6/3才終於成行。今天接到岡小姐的訊息,說昨日情緒太感動睡不著覺,今天才想到6/3剛好是外公前嶋先生的忌日,這一切彷彿是命運的安排。
我也因為感動不知道該說什麼,真的很開心,可以參與這一段感人的歷程。
(文章轉載自:王子碩 2025/6/4 臉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