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台灣黎巴嫩化的四大灘頭堡

中國推動台灣黎巴嫩化的四大灘頭堡

賴中強

賴中強:地方包圍中央!中國正在從離島、花東、原住民與縣市政府財政,推動台灣黎巴嫩化

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表示:隨著去年426傅崐萁率同17位立委赴中後,「傅崐萁集團」形成,金門立委陳玉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花蓮立委傅崐萁、新黨出身的台北市立委王鴻薇成為藍營國會領袖,而離島、花東、原住民與地方縣市財政,也快速成為中共對台灣立法院進行統戰的關鍵議題。如此親中的新「藍」營,傳統正藍軍很難理解:反共的國民黨為何成了親共急先鋒;馬政府時期的黨秘書長金溥聰也會訝異,傅崐萁這群人何時成為「朱中央」的核心?

2019年,習近平發表「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習五點,主張要「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2023年9月,中共更提出「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這是我們理解中共透過金馬對台統戰的重要脈絡。

然而,對中共而言,金馬之於台灣,絕對不僅僅只是「示範」而已。只要對中共黨史稍有涉略者,即可了解中共黨人以農村包圍城市、閩贛蘇區、湘贛革命根據地的意義,並了解陝甘寧邊區政府、晉察冀邊區政府、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在國共合作與鬥爭中,由「量變到質變」的角色。中共的策略就是先讓台灣黎巴嫩化:在還無法改變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前,現階段就先癱瘓台灣民選政府運作,在無法全面控制台灣前,那就先建立在台灘頭堡「蘇區」或相對親中的「邊區政府」,就如同伊朗在黎巴嫩的貝卡山谷扶植真主黨,用以操控黎巴嫩的政局。

中國要讓台灣黎巴嫩化,這不是危言聳聽。2016年12月13日,中共黨媒《環球時報》社評〈不抱各種幻想,準備與特朗普掰手腕〉,在文中提到「我們需要有能力在必要時將台灣『黎巴嫩化』,並且讓通過武力徹底收復台灣成為真實的選項之一。」

中共在台選定的貝卡山谷灘頭堡就是:(1)離島、(2)花東、(3)原住民區、(4)部分縣市政府,而其執行台灣黎巴嫩化的關鍵法律手段就是:(1)《離島建設條例》修正,(2)花東交通三條例,大撒幣,大綁樁,(3)修正《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影響主委、副主委及委員人事任命,(4)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大增地方縣市政府財源。

不要說「金馬隨他去」,金馬不只是金馬,貝卡山谷也不只是貝卡山谷,他更深深影響黎巴嫩的政治。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三分鐘送出委員會,大砍中央政府3753億財源的財政委員會召委,正是金門立委陳玉珍。

(轉載自:賴中強 2025/6/26 臉書貼文